English Version

先进榜样:扎根西部抒壮志,情洒瘠壤育英才,记兰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

2024年06月27日 11:28  点击:[12]

70 余载扎根西部做“草人 ”,辛劳惠百姓,慈爱抚莘莘。 他开创了我国草业科学的教学科研体系,推动了学科与产业 的发展。本着“从社会取一瓢水,就应该还一桶水 ”的无私 理念,他将毕生积累反哺社会。   ——题记


1948 年大学毕业后,他就一头扎进草地农业科学的研 究领域,至今已逾一甲子。疾风知劲草,90 多年的风雨人生、 70 多年来的学术生涯成就了他——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之 一、兰州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

奠基草业,肇建体系

任继周毕业于 1948 年,不久新中国就成立了。 与新中 国成立初期的许多大学生一样,任继周抱着为社会主义新中 国服务的豪情壮志,来到大西北的兰州,投入了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要立足国情,要从我国的草原实际情况出 发。 ”任继周依据我国现阶段草原的地理特征和经济生产方 式,提出甘肃省不能照搬其他地区 “ 以粮为纲” 的做法,要 反弹琵琶念好“草牧经”。70 余年来,任继周自觉运用辩证 唯物主义,在草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 入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在草原综合 顺序分类法、畜产品单位、草原利用与改良、草原季节畜牧 业、草坪学、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健康评价、草地农业生态 系统、草业科学学科框架构建、农业伦理学等领域均做出了 创造性与开拓性贡献。有些分支学科系根据他本人的成果发 展而成,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草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任继周最早将西方和前苏联的划区  轮牧先进理论和方法全面引进我国,并在试验和实践的基础  上,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山草原整套划区轮牧实施方案, 针对我国不同草原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他在甘肃省  天祝藏族自治县试行全面的划区轮牧获得了巨大成功,为此  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彰。

划区轮牧理论的创立,开创了中国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的革命性变革,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全面启动做了理论准备,牧区放牧管理更加科学、产量不断提高。任继周不仅 作出了理论贡献,也以亲身实践探索证明了这一理论的可行 性,从而使先进理论蕴含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距离百 姓的生活不再遥远。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 草原就在前方脚下,草原绿起来、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 起来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划区轮牧理论应用于实践之后,迅速展现出强大的威力。 随着草原生产能力的大大提高,任继周逐渐发现衡量草原生  产能力的旧指标——载畜量单位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越来  越多的弊端。20 世纪 60 年代末,任继周提出了一个新指标  概念——畜产品单位,并不断完善。1978 年,任继周研究和  建立了畜产品单位体系,用来对草原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结束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生产不同畜产品的草地生产力  不能比较的历史。由于这一概念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中  国大百科全书》和美国的《世界资源》分别予以收录。

在对甘肃等西北诸省草原畜牧业考察和草原生产流程  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任继周于 1978 年创立了草原季节畜牧  业理论。划区轮牧理论与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从空间维度优化整合草原生产要素,后者则是从时间  维度优化整合草原生产要素。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应用之后,最高可使单位面积草原的畜产品增加 11 倍。该理论的主体  被完整地纳入大型专著《中国植被》,中央农业电影制片厂  拍摄了同名影片,并译为英文,被广泛介绍到国外各地区。

针对我国草原自然环境的多样化特征,任继周秉着实事 求是的态度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分别对我国几大不同类别的草原地带进行了研究。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任继周以甘肃省草原生态研 究所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为依托,先后主持完成了研究黄土 高原草地农业系统的多个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在此基础 上综合提炼出黄土高原草地农业系统的发展模式,有效控制 了水土流失,被《光明日报》誉为“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1978 年,任继周在甘肃天祝藏区万亩草原上进行了全国 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高山草原改良中间试验”,产草量、载 畜量和草原生产能力均实现了至少翻两番的增长,畜产品单 位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极大解决了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 造成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的问题, 已经和正在深刻影 响着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

1981 年以来,任继周又在贵州率先开展我国南方岩溶地 区草地的开发研究,先后担任农业部 “湖南、湖北、贵州三 省南方草地实验示范区建设”项目技术专家组组长和联合国 开发计划署和新西兰政府资助项目 “云贵高原草地农业系统 的开发研究”项目的技术总裁,对西南岩溶地区草地畜牧系 统的研究累计长达 20 余年,他建立的跨地域科技系统工程 使得当地草地产草量增加 11.5 倍, 由此引起畜产品单位大 幅增加,从而使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 8 倍之多,被贵州省 委省政府称为脱贫致富的 “灼圃模式”。

热肠济世,心系苍生

任继周取得了多方面的突出成就,却并没有局限于理论 研究,他面向现代中国草地农业畜牧业的长远发展,始终以 积极主动的姿态关怀现实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 满腔热情投入于西部大开发,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为当代 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奔走呼吁。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体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中国健儿在国际体坛上纵横捭阖,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无尚  光荣。任继周也是体育迷,在关注中国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敏  锐地意识到,中国十分缺乏像样的、具备国际水准的运动场  草坪,严重影响了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赛场发挥。他根  据国内外草坪学与草坪业的现状与趋势,组建了我国最早的  草坪研发团队并开展国际开学术交流。根据他的技术体系建  成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场在 1990 年曾作为第 11 届  亚运会主场地,在 2008 年又承担了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的重要项目;作为全国青运会主场地的沈阳体育中心运动场  被国内外专家与教练员、运动员誉为国际一流水平的运动场,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数十年来的科研实践,任继周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从河西走廊到内蒙草甸,从南海滩涂到青藏高原,从岩溶地带 到大漠绿洲,任继周对我国草地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历史、 现状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祖国的草原大势了然于胸,形 成了对于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构想。

1999 年,他提出在陇东黄土高原以平凉为中心建立巨型  畜牧业基地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  有力领导下,平凉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落实,并请任继周  前往指导,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今草畜产业已经成为当  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完善黄土高原地区产业链、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2002 年,任  继周参加了国务院研究室组织的南方草地考察组,经过深入  细致的考察,向中央提出了实施西南岩溶地区现代草业和奶  业行动计划的建议。

对于 20 世纪末以来全球普遍出现的人口增长与粮食供  应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粮荒”, 任继周提出了 自 己关于 “食物安全” 的思想。他指出我国面  临的不仅有粮食安全问题,还有食物安全问题,大力发展草  地农业是解决食物安全危机的长久之计。2013 年,任继周联  合 8 位院士, 向有关部门提交了 “关于我国从 ‘耕地农业’ 向 ‘粮草兼顾’结构转型的建议”并受到重视。

任继周说, “草可富国”尤其是 “藏粮于草”理念有助 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因为草地农业效益潜力巨大,在保持 水土、培肥地力、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作用显著,还可延伸 产业链,吸纳就业,提高经济收益。

育人为本,荣辱皆忘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任继周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 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批正规的草业科研教学机构和学术刊物,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我 国草业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1981 年,任继周在兰州创办了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 1989 年,任继周创建的甘肃农大草原系和甘肃省草原生态研 究所组建的学术集体共同被批准为国家级草原科学重点学 科点,这是我国当时唯一的草原科学重点学科点,任继周为 重点学科点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2001 年加挂中国农业科学 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的牌子,其学术力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2002 年,在任继周的推动下,经甘肃省政府、农业部和教育 部批准,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了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成为部属综合大学中首家草业学院。

任继周 1955 年开始在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培养草原学研 究生,是我国草原科学领域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导师之一。 1964 年,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正式设立草原专业并于当年招 生,任继周任畜牧系副主任、主管草原专业。1972 年,草原 专业升格为系,任继周任系主任,这是我国农业院校中第一 个草原系,面向全国招生。

在任继周的主持下,农业部通过了由他和学术团队集体 提出的以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培育学、草原保护学、牧草 栽培学、牧草育种学等专业课为核心的草原专业教学计划, 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草原专业统一教学计划,为高等草业教 育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81,任继周被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批准为首批草原学硕士生导师,1984 年被批准为我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 1983 年与 1991 年任继周受农业部委  托,两次牵头乐动(中国)会议,分别制订了 “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  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了 “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位研究  生培养方案”,制订了 “攻读草原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的要求” ,被农业部批准并颁发各高校施行,对规范我国草  原科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整体培养质量起到了奠基作用。 “草原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获 1989 年甘肃省高校优  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制订我国草业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  方案, 出版配套教材,提高整体培养水平”项目获 2001 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 年,《草业科学学科设计与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历年来,任继周创建了 5 门专业课,编写了相应的专著, 著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等 专著 13 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农业百科全 书》草原牧草部分,2008 主编的《草业大辞典》被认为是我 国草业科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他还先后创办并主编了《国 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草业科学》《草业学报》等。

任继周执教的 70 余载,始终未脱离草业科学的教学工 作,尽心尽责培育新人,桃李满天下。1978 年恢复研究生培 养制度后,任继周继续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其中已有 50 多 人被聘任为草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 多人成为博士生 导师,为我国草业发展培养了一批科研、教学和管理领域的 骨干。

对于研究生培养,任继周说:“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我主要是指出方向,给予支持,帮助成长,不多干预。 ”在 指导学生期间,任继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 学生得到锻炼。在论文署名、项目负责、项目奖励等方面尽 可能让学生排在自己的前面,促进人才成长。

对于条件比较艰苦的西部来说,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 留住人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继周说: “我是用至诚吸引 人才:尊重每个人的特长和志趣,关心每个人的前途,尽可 能关注福利”。上世纪 90 年代, 出国潮也在西部盛行,任 继周所在的团队也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南志标是任继周的 研究生,在任继周的鼓励下,他也曾在国外留学。那时许多 留学生在国外滞留不归,但南志标致信任继周说 “儿不嫌母 丑,狗不嫌家贫”, 以灼热的语言表达了按时回国的决心。 而今,南志标已成长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成 为我国牧草学领域首个 973 项 目的首席科学家,并于 200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秉承任继周献身草业的精神,以 南志标为代表的任继周的学生们已成为草业科学的科研、教 学和管理领域的骨干。

“我的接班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主要培养他们的专业 责任感,同时尊重他们的抉择,不多干预。 ”看着自己培养 的学生能够立足西部,也跟自己一样献身草原草业研究,任 继周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即将迎来一百岁生日之际,任继周并没有因年龄的增 长而停止对草业科学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他更是本着“从 社会取一瓢水,就应该还一桶水” 的无私理念, 自 2020 年 起先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 6 个奖学金,累计捐款 625 万元, 激励青年学子成长。

 

※来源:教育部官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