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
2022年03月01日 16:10 点击:[28]
一、培养目标
以服务交通运输行业为目标,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交通运输及附属设施等领域独立完成项目规划、项目设计与实施、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项目组织管理等工作。
培养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进行工程研究撰写工程报告,并能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论文或报告有自己的新见解。
3.具有从事交通运输及相关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翻译、撰写、听说能力。
5.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运行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解决交通工程问题。
二、研究方向
1.智能交通系统(智慧交通) 2.交通规划与安全管理
3.交通土建材料与结构 4.道路智能检测技术
5.工程管理与信息化技术 6.物流运输与绿色节能技术
三、学习年限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3年,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迟毕业,但最长不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前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参加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可同步进行;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完成,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2.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环节的指导工作。
3.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五、学分与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环节包含课程学习和科研与实践必修环节两部分,总学分不得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必修课包括学术讲座、专业实践等。
2、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专业实践是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重要的教学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可同步进行。有工作岗位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结合其工作内容开展专业实践。持续时间至少为半年,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一般为一年。
首先,学生在专业实践前应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学生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乐动网页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简称“专业实践计划表”),并及时报所在学院,由学院汇总后报研究生院培养办。提交专业实践计划后,方可开展专业实践。
其次,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解决有研究意义、有一定难度且主题明确的实际问题,同时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
第三,学生在专业实践结束后应进行总结,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并填写《乐动网页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简称“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学生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于申请论文答辩一年前及时报所在学院,由各学院汇总后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学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不及格,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六、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 性质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应修 学分 |
公共 学位课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学位 | 1 | 18 | 1 | 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学位 | 1 | 18 | 1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学位 | 2 | 36 | 2 | 6 | |
英语 | 学位 | 3 | 64 | 1 | ||
专业英语 | 学位 | 1 | 32 | 2 | ||
基础 学位课 | 数值分析 | 学位 | 3 | 48 | 1 | 3 |
运筹学与应用 | 学位 | 3 | 48 | 1 | ||
专业 学位课 | 交通分析与设计 | 学位 | 3 | 48 | 1 | 6 |
工程结构分析方法 | 学位 | 3 | 48 | 1 | ||
现代工程材料技术 | 学位 | 3 | 48 | 2 | ||
交通管理与控制理论 | 学位 | 3 | 48 | 2 | ||
学位 | 3 | 48 | 2 | |||
必修课 |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必修 | 1 | 16 | 1 | 10 |
工程伦理 | 必修 | 1 | 16 | 1、2 | ||
学术讲座 | 必修 | 1 | 5次 | |||
科技论文写作 | 必修 | 1 | 16 | 2 | ||
专业前沿与职业素养教育 | 必修 | 1 | 16 | 2 | ||
专业实践 | 必修 | 5 | ||||
限选课 |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 选修 | 2 | 32 | 1 | 6 |
计算机仿真理论与设计 | 选修 | 2 | 32 | 1 | ||
工程项目管理 | 选修 | 2 | 32 | 1 | ||
智能交通系统 | 选修 | 2 | 32 | 2 | ||
智能检测技术 | 选修 | 2 | 32 | 2 | ||
交通安全技术 | 选修 | 2 | 32 | 2 | ||
高等土力学 | 选修 | 2 | 32 | 2 | ||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选修 | 2 | 32 | 2 | ||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 选修 | 2 | 32 | 2 | ||
可跨学科(一级学科)自由选修课程1-2门 | ||||||
任选课 | 从全校公共任选课中选修至少1门 | 1 | ||||
备注:额定学分为33学分,其中学位学分16学分。 限选课可开设自学+网络辅导形式。 |
七、学位论文
学生修完理论课程和参加完实践环节,并合格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对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并注重文献综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推理与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与交通运输、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相关,应来源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综合控制等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方案改造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要求有明确的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和保障。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软科学研究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研究生在报到注册后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经科研团队(或研究所)或导师组的讨论通过,所在学院审定后报研究生院备案。研究生应经常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在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前应向教研室(或研究所)或科研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和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审查同意后即可正式撰写论文。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所研究的课题具有新见解、新内容。导师要定期了解和检查进展情况,给予有力的指导。
八、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
学生达到毕业条件并完成学位论文后,方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乐动网页版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办法进行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